16岁读博士的神童张炘炀,如今现状了令人唏嘘,却比很多人都清醒

5岁上小学,10岁上大学,13岁读研16岁读博。 原本以为会开创一代奇迹的天之骄子,如今现状令人唏嘘...... 1995年,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孩子出生在辽宁盘锦。他的父亲张会祥给他取名炘炀,寓意温度高又火热,希望孩子能够活力满满、热情高涨。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名字竟然如此准确地预示了小炘炀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 从小,张炘炀就展现出过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1岁半时,他就能专注地翻看书籍;2岁半时,他已经能认识一千多个汉字,甚至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这种惊人的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让他的父亲看到了...


5岁上小学,10岁上大学,13岁读研16岁读博。

原本以为会开创一代奇迹的天之骄子,如今现状令人唏嘘......

1995年,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孩子出生在辽宁盘锦。他的父亲张会祥给他取名"炘炀",寓意温度高又火热,希望孩子能够活力满满、热情高涨。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名字竟然如此准确地预示了小炘炀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

从小,张炘炀就展现出过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1岁半时,他就能专注地翻看书籍;2岁半时,他已经能认识一千多个汉字,甚至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这种惊人的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让他的父亲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张炘炀的学习进程如火箭般快速。5岁多就进入小学,仅用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初中阶段,他的学习速度依然惊人,直接跳级进入高中。2005年6月8日,年仅10岁的张炘炀参加了高考,并以505分的成绩被天津建筑大学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为了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学习,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公务员工作。他采用了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方式,不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学习。这种教育方法似乎让张炘炀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在这看似光鲜亮丽的成长历程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情感上的挣扎和无奈。张炘炀的父亲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出了一些可能需要反省的决定,这些决定对张炘炀的学业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坑"出现在初中阶段。尽管张炘炀的成绩已经落后,他的父亲仍然决定让他跳级上高中,并参加高考。

第二个"坑"涉及高考成绩。张炘炀的高考成绩只够上二本院校,老师建议复读一年以提高成绩,但这个建议被父亲坚决拒绝了。

第三个"坑"出现在本科阶段,父亲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完成四年本科学制,而是让张炘炀在三年内完成学业,导致他错失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

第四个"坑"与考博有关,父亲为了激励张炘炀,租了一套北京的房子,却谎称是买的。

张炘炀的求学过程,似乎变成了一场为了跳级而不断跳级的竞赛。从初中开始,他的成绩逐渐下滑,到了高中阶段,已经跟不上同龄人的进度。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跳级。老师建议他复读一年,争取考上985高校,但他的父母拒绝了,而是让他报考了一所二本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就这样,10岁的张炘炀创造了最年轻大学生的记录,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与大多数人的预期不同,张炘炀并没有选择加入学生会、锻炼口才或参加综艺节目来保持知名度。相反,他的父母为他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培养计划: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争取最年轻硕士和博士的头衔。

在考研阶段,老师为他安排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但由于年龄限制需要等待一年。然而,为了争取"最年轻硕士"的头衔,他的父母拒绝了这个机会,让张炘炀继续在国内读研。

然而,想要获得"最年轻博士"头衔的计划在博士阶段遇到了挫折。由于一直无法发表SCI论文,张炘炀的博士学习持续了8年之久。当他最终毕业时,已经24岁了。

在这期间,张炘炀因为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而上了热搜。当时他们家有能力购买200万左右的房子,但父母却租了一套房子来欺骗他。等到他毕业时,那套租来的房子已经升值到上千万,远远超出了他们家的购买能力。

博士毕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但对张炘炀而言,似乎成为了新的迷茫起点。他发现自己一直深爱的数学领域不再能给他带来以往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长期跳级造成的心理落差,让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不到方向。

媒体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位曾经的神童身上,但这次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个处境艰难的年轻人。在镜头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迷茫和无奈。他诉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成长道路被父母一次次打断,自主决策权被剥夺,以及被强加的期望和压力...这一切让他感到窒息和困惑。

他对父母的感情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感激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他又怨恨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他,导致他失去了自我。长期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使得张炘炀在终于可以自主做决定时,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做决定的能力和勇气。

曾经光芒四射的神童张炘炀,他的每一步成长都令人瞩目,每次跳级都被视为教育界的奇迹。然而,博士毕业后,他的人生轨迹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在宁夏师范学院担任外聘教师期间,他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但对张炘炀来说,这种安稳似乎无法满足他内心的追求。攒够五万元后,他毅然决定离开,踏上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他来到了繁华的上海,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里,租了一间位于郊区的房子。工作不固定,收入也不稳定,他靠接各种项目维持生计。每完成一个项目,他能获得约五万元的收入,但这点钱远不足以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

。尽管父母每三个月给他汇一万元作为生活费,但张炘炀的银行卡余额始终捉襟见肘。他半开玩笑地说,父母还欠他一套价值千万的北京房产,这句玩笑话背后,折射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对父母期望所承受的沉重压力。

然而,与人们想象中的奢靡生活截然不同,张炘炀的日子过得异常简朴。他身材瘦弱,平时不点外卖,对各种饮料也没有兴趣。他常常只带着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出门,三餐都在附近的快餐店解决。用餐时,他偏爱素菜,一顿饭通常不超过十元。他不喜欢旅游,很少去繁华的市中心,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在书的海洋中寻找内心的慰藉。

经历了十年的起起落落,张炘炀似乎已经看透了世间的纷扰和功名利禄。他选择了"躺平"、"啃老",过上了在很多人看来难以理解的生活。他的经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开始反思"拔苗助长"式教育的弊端,以及父母对孩子成长期望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人认为,张炘炀现在的状态是其父母和教育方式的问题,他们过于追求孩子的成就和名利,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也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还可能导致他们成年后陷入迷茫和困境。

而张炘炀现在的选择,似乎正是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无声抗议和报复。

然而,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张炘炀的现状归咎于他的父母或教育方式。事实上,他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教育本质的机会。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追求成绩和名利,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社交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



相关资讯